笔者手上有台龙芯3A5000的台式机器,主要配置为3A5000,硬盘为两块,一为256GSSD作为系统盘,外加1T的硬盘做为数据盘;
原有操作系统为统信UOS,其结构为操作系统相关的根目录(/)及主目录(/home)都在系统盘,相关的业务数据都在数据盘。平时数据盘的数据都通过syncthing同步软件来进行同步。数据盘在UOS里挂载为/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其中用户名后面的这一串字段为UUID,其全称: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通用唯一识别码。而UOS是基于debian的一个linux操作系统,所以基本原理为linux加载硬盘时读取/etc/fstab文件中的配置,而在配置文件中的UUID中由libuuid自动生成。
自内核2.15.1起,libuuid就是util-linux-ng包中的一部分,它被默认安装在Linux系统中。UUID由该库生成,可以合理地认为在一个系统中UUID是唯一的,并且在所有系统中也是唯一的。
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标识信息的一个128位(比特)的数字。UUID最初被用在阿波罗网络计算机系统(Apollo Network ComputingSystem)(NCS)中,之后UUID被开放软件基金会(Open Software Foundation)(OSF)标准化,成为分布式计算环境(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DCE)的一部分。
UUID以32个十六进制的数字表示,被连字符分割为5组显示,总共的36个字符的格式为8-4-4-4-12(32个字母或数字和4个连字符)。例如:d92fa769-e00f-4fd7-b6ed-ecf7224af7fa
可以通过lsblk命令:列出所有可用的或指定的块设备的信息来查看硬盘的UUID。
有一天主操作系统为UOS,启动不了,原因应该是系统更新之后导致不行,按官网教程下载loongnix20.5,刻录U盘安装之后。打开机器之后,一切顺利,遇到的问题就在第二块硬盘上,表现在打不开,一打开就说Authorization is required to perform file operations.另一个就是双击word文件,提示就是没有权限,报错提示为admin:///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问题是出在admin上这个路径上,就是说默认是以root的名义来加载的,并且用户的所有权都是root,那做为一般用户来操作root的用户,除非用sudo权限提权,要不然就是拒绝访问。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相应的解决问题也就简单了,一是解决挂载的问题,要用当前的用户来挂载,二是解决文件所有权限的问题,要把文件的所有者改为当前用户。
第一步通过usermod -g root huzhou#这步 将huzhou用户加入以root用户组中,
第二步然后在/media目录下面新建一个datadrive目录,用来加载第二块硬盘用,
cd /media/huzhou
sudo chown -R huzhou datadrive
第三步编辑/etc/fstab,加入以下内容
#Drive2automount
UUID=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media/用户名/datadrive ext4
auto,user,rw,exec00
重启之后,硬盘加载从原来的/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变为
变为/medida/用户名/datadrive。
读写权限问题解决之后,就要syncthing软件同步问题,syncthing默认配置在/home/用户/.config,主要的文件为
(注意:将其他电脑的syncthing改成只出不进,用于测试,不然数据没了!!!)配置文件更改如下:
config.xml查找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换成datadrive
cp -r syncthing/home/huzhou/.config/#将包含config.xml的配置文件覆盖回写。原理就是将原来的同步的路径中UUID换成新的加载点datadrive.
设置自动启动即将syncthing-start.desktop复制到/home/huzhou/.config/autostart。有的话,自己创建(mkdir)。
loongarch64版本的loongnix20整体一直在进步,内核也从loongnix1.0的时代的3.x进步到4.19.X。loongnix20在软件版本上对标Debian10,在一个个小版本升级中也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改进。国产化使用已经很不错,比起笔者去年用的3a4000,速度翻了至少一倍,内置的”龙芯中科应用合作社”软件,开始有3A5000/6000软件加入。LoongArch内核架构代码整合到Linux5.19软件生态上也越来越丰富。相信龙芯国产机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