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10 月 2025

龙芯loongnix20下第二块硬盘加载及syncthing同步问题解决

笔者手上有台龙芯3A5000的台式机器,主要配置为3A5000,硬盘为两块,一为256GSSD作为系统盘,外加1T的硬盘做为数据盘;

原有操作系统为统信UOS,其结构为操作系统相关的根目录(/)及主目录(/home)都在系统盘,相关的业务数据都在数据盘。平时数据盘的数据都通过syncthing同步软件来进行同步。数据盘在UOS里挂载为/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其中用户名后面的这一串字段为UUID,其全称: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通用唯一识别码。而UOS是基于debian的一个linux操作系统,所以基本原理为linux加载硬盘时读取/etc/fstab文件中的配置,而在配置文件中的UUID中由libuuid自动生成。

自内核2.15.1起,libuuid就是util-linux-ng包中的一部分,它被默认安装在Linux系统中。UUID由该库生成,可以合理地认为在一个系统中UUID是唯一的,并且在所有系统中也是唯一的。

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标识信息的一个128位(比特)的数字。UUID最初被用在阿波罗网络计算机系统(Apollo Network ComputingSystem)(NCS)中,之后UUID被开放软件基金会(Open Software Foundation)(OSF)标准化,成为分布式计算环境(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DCE)的一部分。

UUID以32个十六进制的数字表示,被连字符分割为5组显示,总共的36个字符的格式为8-4-4-4-12(32个字母或数字和4个连字符)。例如:d92fa769-e00f-4fd7-b6ed-ecf7224af7fa

可以通过lsblk命令:列出所有可用的或指定的块设备的信息来查看硬盘的UUID。

有一天主操作系统为UOS,启动不了,原因应该是系统更新之后导致不行,按官网教程下载loongnix20.5,刻录U盘安装之后。打开机器之后,一切顺利,遇到的问题就在第二块硬盘上,表现在打不开,一打开就说Authorization is required to perform file operations.另一个就是双击word文件,提示就是没有权限,报错提示为admin:///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问题是出在admin上这个路径上,就是说默认是以root的名义来加载的,并且用户的所有权都是root,那做为一般用户来操作root的用户,除非用sudo权限提权,要不然就是拒绝访问。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相应的解决问题也就简单了,一是解决挂载的问题,要用当前的用户来挂载,二是解决文件所有权限的问题,要把文件的所有者改为当前用户。

第一步通过usermod -g root huzhou#这步 将huzhou用户加入以root用户组中,

第二步然后在/media目录下面新建一个datadrive目录,用来加载第二块硬盘用,

cd /media/huzhou
sudo chown -R huzhou datadrive

第三步编辑/etc/fstab,加入以下内容

#Drive2automount
UUID=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media/用户名/datadrive ext4
auto,user,rw,exec00

重启之后,硬盘加载从原来的/media/用户名/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变为

变为/medida/用户名/datadrive。

读写权限问题解决之后,就要syncthing软件同步问题,syncthing默认配置在/home/用户/.config,主要的文件为

注意:将其他电脑的syncthing改成只出不进,用于测试,不然数据没了!!!)配置文件更改如下:

config.xml查找f632e0a3-141e-41aa-8078-e130b2e7cd62换成datadrive

cp -r syncthing/home/huzhou/.config/#将包含config.xml的配置文件覆盖回写。原理就是将原来的同步的路径中UUID换成新的加载点datadrive.

设置自动启动即将syncthing-start.desktop复制到/home/huzhou/.config/autostart。有的话,自己创建(mkdir)。

loongarch64版本的loongnix20整体一直在进步,内核也从loongnix1.0的时代的3.x进步到4.19.X。loongnix20在软件版本上对标Debian10,在一个个小版本升级中也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改进。国产化使用已经很不错,比起笔者去年用的3a4000,速度翻了至少一倍,内置的”龙芯中科应用合作社”软件,开始有3A5000/6000软件加入。LoongArch内核架构代码整合到Linux5.19软件生态上也越来越丰富。相信龙芯国产机越来越好。

华为欧拉操作系统深度解析

“欧拉+鸿蒙”是华为着力打造的两个系统,是华为的“铸魂”工程。

鸿蒙服务于智能终端、物联网和工业终端。欧拉不仅服务鲲鹏,也支持X86、定位于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嵌入式设备等领域的操作系统,2019年,华为把自己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积累了10余年的能力开放出来,欧拉操作系统正式开源。

2021年11月,华为宣布捐赠欧拉系统,将全量代码等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2022年4月15日,欧拉捐赠后首个社区共建版本openEuler 22.03 LTS正式发布,这也是首个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的长周期版本,同时已有8家欧拉生态伙伴宣布即将推出基于openEuler 22.03 LTS的商业发行版。欧拉在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交通、互联网等行业已规模应用,累计超过130万套。2022年,欧拉在行业应用将新增200万套,未来,将有更快的增长和突破。

欧拉操作系统概述

欧拉操作系统(openEuler,简称“欧拉”)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四大应用场景,支持多样性计算,致力于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操作系统。欧拉作为一个操作系统发行版平台,每两年推出一个LTS版本。该版本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欧拉也是一个技术孵化器。通过每半年发布一次的创新版,快速集成openEuler以及其他社区的最新技术成果,将社区验证成熟的特性逐步汇合到发行版中。这些新特性以单个开源项目的方式存在于社区,方便开发者获得源代码,也方便其他开源社区使用。根据《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欧拉在政府、运营商行业实现新增市场份额第一,在金融行业市场增速第一。

欧拉产业链

欧拉产业链包括欧拉共建者和欧拉下游厂商。欧拉共建者包括处理器多样算力厂商、操作系统厂商、行业ISV厂商等,下游应用厂商包括运营商、金融、政府等主体。欧拉发展迅速,下游应用广泛,产业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资料来源::openEuler 22.03-LTS 技术白皮书截至目前,欧拉开源社区已经汇聚了330多家企业伙伴,包括芯片厂商、整机厂商、操作系统厂商、应用软件厂商等,吸引近万名开发者,成立近百个特别兴趣小组,全球下载量超过47万, PR合入超过5.5万。

支持主流的芯片厂商包括Avago、Emulex、Intel、鲲鹏、龙芯、Mellanox、NVIDIA、飞腾、Qlogic、树莓派、RISC-V、兆芯、申威等;整机厂商包括百信、新华三、湘江鲲鹏、四川虹信、黄河科技、联想、宝德、曙光、清华同方、长江计算、超聚变、神州云科等。欧拉联办和协办单位:

共建厂商:OSV厂商,麒麟信安、中科创达等;ISV厂商,润和软件、青云信息、拓维信息、东方通、创意信息、软通动力等;芯片厂商,龙芯中科等。随着openEuler 22.03 LTS版本的发布,麒麟软件、统信软件、麒麟信安、SUSE、超聚变、新华三、中科创达、科东软件等伙伴,也宣布即将推出基于openEuler 22.03 LTS的商业发行版,将社区创新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原动力。openEuler厂商汇总:

欧拉四大场景的不同镜像创新

针对4大场景提供不同系统镜像,做到统一内核、统一构建、统一SDK、统一联接和统一开发工具。1.服务器场景openEuler22.03LTSServer新文件系统EulerFS: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文件系统,采用软更新、目录双视图等技术减少文件元数据同步时间,提升文件读写性能。

内存分级扩展etMem:新增用户态swap功能,策略配置淘汰的冷内存交换到用户态存储,用户无感知,性能优于内核态swap。

内存RAS增强:内存可靠性分级技术,可以指定内核、关键进程等对内存故障敏感的数据优先使用高可靠内存,降低宕机率,提升可靠性(技术预览特性)。2.云计算场景openEuler22.03LTSCloud容器操作系统KubeOS:云原生场景,实现OS容器化部署、运维,提供与业务容器一致的基于K8s的管理体验。

安全容器方案:iSulad+shimv2+StratoVirt安全容器方案,相比传统Docker+Qemu方案,底噪和启动时间优化40%。

双平面部署工具eggo:ARM/x86双平面混合集群OS高效一键式安装,百节点部署时间<15min。3.边缘计算场景openEuler22.03LTSEdge提供统一的跨边云的协同框架(KubeEdge+),实现边云之间的应用管理与部署,跨边云的通信,以及跨边云的南向外设管理等基础能力。可应用智能制造、城市交通、高速收费稽查、智慧加油站、医疗影像识别、智慧园区等广泛的边云协同场景。4.嵌入式场景openEuler22.03LTSEmbedded轻量化能力:开放yocto小型化构建裁剪框架,支撑OS镜像轻量化定制,提供OS镜像<5M,以及<5S快速启动等能力。多硬件支持:新增支持树莓派作为嵌入式场景通用硬件。

软实时内核:基于Linux5.10内核提供软实时能力,软实时中断响应时延微秒级。

混合关键性部署:实现SOC内实时和非实时多平面混合部署,并支持Zephyr实时内核。

分布式软总线基础能力:集成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实现欧拉嵌入式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嵌入式软件包支持:新增80+嵌入式领域常用软件包的构建。嵌入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电信设备、汽车及医疗等领域;随着5G、AI新型技术的成熟,还可应用于物联网IoT设备,边缘智能计算设备等。目前欧拉已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多样性设备且覆盖全场景应用。而欧拉与鸿蒙在能力和生态进一步打通后形成互补,可以更充分地服务数字全场景。承诺不做欧拉商业发行版的华为未来将不遗余力地携手助力合作伙伴, 在商业推广与开源建设方面一同走向全球市场。